【果子的棒球雜記】中職31年上半季本土新生代SP簡要回顧

在2017年,筆者曾撰寫中職二軍投高打低,該憂心嗎?一文,筆者當時的結論是:今年(2017)才是中華職棒的「本土SP養成元年」,因此「短期間無須擔憂,就算兩年內仍是投高打低也非壞事」的意見。 現在距離那篇文章已經三年了,「選手需要養成」也已成為球迷共識。那麼現在可以觀察一下經過三年時光,到底中職新生代的本土SP養成狀況如何。 這裡要強調的是,這些意見,完全是筆者的個人觀察,只闡述現在看到的「狀況」,並且不對投球機制與技術評斷是非對錯,也不針對投手的問題如何改善提出建議。 另外,由於現在洋將因球團重視私利,每個禮拜本土SP至多只有兩席,因此今年上半季擁有8次以上先發的本土投手,去掉王溢正、潘威倫這些老將。只有江國豪、陳仕朋、施子謙、江辰晏、翁瑋均、廖乙忠、黃恩賜這七位,因此本文也就對這七位本土SP的上半季表現作一檢要評析。富邦悍將江國豪2020上半季成績:先發10場、78.1局、4勝5敗、WHIP1.66、ERA6.40掛著2019年選秀榜眼、540萬簽約金的光環,江國豪被視為該屆選秀最具先發即戰力的本土新秀。經過去年下半季的適應,江國豪今年的表現勢必會被球迷關注。 江國豪擁有極佳的投球成熟度 圖片來源:運動視界圖輯 江國豪可以輕鬆投出144KPH以上,尾勁強烈的的四縫線速球,以及在聯盟堪稱頂級的變速球與優秀的滑球作為主要武器,120KPH上下,軌跡中等的曲球作為輔助配球。 不過雖然擁有這些優秀武器,江國豪今年上半季的三振率並不高(K/9僅有5.15),QS也只有一半的5場。而讓江國豪上半季帳面成績不甚好看的主因,是其中有四場先發失分大爆炸,最慘的就是4/24對中信兄弟之戰,投滿五局雖然僅使用86球,卻丟掉10分還全部是自責分。不過7/16江國豪的上半季最終戰投出六局無失分,且送出6次三振的好表現。下半季只要穩定度加強,江國豪的表現還是值得期待。陳仕朋2020上半季成績:先發10場、54.2局、4勝5敗、WHIP1.77、ERA6.09如果要說中職2019年的「本土之光」,陳仕朋絕對當之無愧。單季投球局數破百(124局),奪下11勝與ERA3.48的好成績,不管從那個角度看,都是A級投手的表現。但對比去年,今年上半季陳仕朋的表現,除了拿下4勝對比球隊戰績仍屬及格,可以說是大幅倒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今年陳仕朋控球不穩的毛病似乎再度浮現 圖片來源:運動視界圖輯 純就數據看,今年陳仕朋有兩大問題;(1)去年整季只送出35次四壞,但今年上半季就送出20次四壞。(2)去年陳仕朋整季只被敲出9支全壘打,但今年光上半季就被轟出8支。就算去掉彈力球的因素,綜合上面兩項數據的變化,都說明一個事實:陳仕朋今年的控球退步了。 問題來了,

現金版

去年陳仕朋不是因為王建民調成縮手臂的投球機制控球才大幅進步並拿下雙位數勝投,怎麼今年繼續使用就不行了?筆者在這裡有個想法:去年陳仕朋的縮手臂只是修改的中繼站,並非完成式。有間體育臺也曾針對陳仕朋的揮臂做了專題影片,讀者要注意影片中球評耿伯軒講的:「我覺得這個動作如果可以持續精進,再問一下王建民學長的話,相信陳仕朋的素質可以再提升。」對於耿伯軒的提議,筆者深以為然。 最後要額外講一點,筆者覺得今年上半季江國豪與陳仕朋的表現,很大部分要「歸功」於富邦內野守備的慘烈表現,富邦內野給投手拉了多少後腿,例子實在太多,讀者直接按照比賽日期搜尋比賽精華影片就能明白,筆者這裡就不多加說明。統一獅江辰晏2020上半季成績:先發10場、53.1局、4勝6敗、WHIP1.74、ERA7.09筆者覺得江辰晏是個很難分析的投手,

高登棋牌

作為中職第一批高中畢業選秀球員,江辰晏今年也邁入職棒生涯第七年,比起其他本土SP,已經是資深老將。也是統一少數深具耐心,固定以先發身份養成的特例。 以四號投手而言,江辰晏的技術已經相當完整 圖片來源:運動視界圖輯以投球內容看,江辰晏跟陳仕朋的型態非常類似:同為左投,速球在137~142KPH之間,擁有略高於中職水平的曲球和變速。以及實際上並不算差的控球。這樣的投球技術,雖然難以取代潘威倫全盛時期的王牌先發地位,要成為中職三號或四號先發綽綽有餘。但江辰晏只有2015和2018年的表現達標,其他年度都還有一段距離。 如果把江辰晏這幾年的逐場表現數據攤開來看,會發現江辰晏的表現非常不穩定,好的時候可以六局甚至七局無失分,慘的時候一場被轟好幾支全壘打也不罕見。巨砲兄曾經推測很可能是江辰晏的某種球路出手狀況不穩定,讓打者可以輕易判斷球種。但這僅止於臆測,以現在江辰晏的投球機制算穩定跟成熟的狀態,為何場上表現還是很不穩定,筆者這裡也只能老實的說:我不知道。 施子謙2020上半季成績:先發11場、58.1局、5勝4敗、WHIP1.68、ERA6.94曾經是2018年的新人王,也經歷了非常慘烈的「二年病」(作者按:雖然帳面上2019年是施子謙的第三年,但這才是他的第二個完整球季),那麼今年的施子謙會有怎樣的表現? 施子謙的球路品質非常優異,但細緻度有待提升 圖片來源:運動視界圖輯 在以前有次回覆讀者留言時,筆者說施子謙的優勢是利用身高優勢投出大角度由上往下的高品質速球和縱向變化球來壓制打者,並認為如果施子謙的投球角度偏高容易被打者狙擊。但今年觀看施子謙的投球影片,發現筆者當年的觀察可能有誤。 今年看了至少四到五場的施子謙投球影片,發現今年不少打者會追打施子謙的「偏高失投」而且揮空,而且每場都有至少兩到三次,這讓筆者驚覺,難道施子謙是國內十分少有的High Fastball投手(上一個具備這種球路的投手,名曰郭泓志),甚至施子謙還有好幾球明顯是壞球的變化球,打者也是揮空。這都顯示一點:施子謙的球路,非常非常有威力,甚至不在洋將之下。 但這也凸顯施子謙現在的問題:他的投球非常的「粗」,不夠理解自己的球路特性球路控制也不夠精確。如果從上半季的逐場數據看,施子謙可能是中職SP裡唯一一位每一場登板都會挨轟的投手,

QT電子自由國度試玩

這在日本職棒被稱為「一發癥」,僅上半季施子謙就被敲出17支全壘打,只比去年整季的18轟少一支。所以施子謙的課題不在球路威力不夠,而在強化精準度,這是他能否進化的最大關卡。 樂天桃猿翁瑋均2020上半季成績:先發9場、53.0局、4勝5敗、WHIP1.53、ERA5.77雖然還未滿22歲,從去年初登板就被桃猿球迷深切期待可以補上懸缺已久的第二個本土SP位置的翁瑋均,條件之好曾被巨砲兄期待可望成為下一個潘威倫。但今年上半季雖然已經知道翁瑋均還年輕,但展現出來的投球內容似乎離期待還有一段距離,這是為什麼? 下半季的翁瑋鈞,值得期待 圖片來源:運動視界圖輯 翁瑋均也是擁有品質極佳,均速144KPH以上的四縫線速球,變化球則有135KPH的指叉球和115KPH的曲球,難得的是這兩種球路的落差都很大。此外還有卡特跟滑球作為輔助球路。照正常說擁有這樣的球路,要壓制打者應該不成問題,筆者在網路上看了幾支翁瑋均的詳細投球內容影片後,有了一些想法。 今年上半季的翁瑋均,有一個非常詭異的現象:打者面對翁瑋均的變化球,極少揮空。筆者曾經親自數數,

1XBET娛樂城

意外發現打者幾乎不會被翁瑋均的變化球(尤其是指叉球)吊到,最誇張的一場,全場打者對翁瑋均的變化球揮空次數,竟然只有「兩」次,而指叉球(尤其大叉)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誘使打者揮空棒,一旦指叉球無法誘騙,那翁瑋均能夠對決的武器只剩下四縫線速球。也難怪今年上半季翁瑋均的投球內容老是跌跌撞撞,起伏不定。 但上半季翁瑋均最後兩次先發,開始展現不一樣的姿態,尤其是7/11對統一之戰,重點不是完投勝,而是翁瑋均的變化球,不管是曲球、指叉還是滑球的軌跡都變的sharp,展現的是統一打者對翁瑋均變化球的揮空次數多達8次(包含再見三振那一球)。如果下半季翁瑋均的變化球都能跟這場比賽一樣犀利,那下半季翁瑋均的表現是非常值得球迷期待。 中信兄弟廖乙忠2020上半季成績:先發8場、48.0局、1勝5敗、WHIP1.54、ERA7.12去年另一位讓人期待的本土新生代SP,就是中信兄弟的廖乙忠。雖然2019年帳面上的成績是不起眼的3勝5敗,但下半季的出色表現不但頂住先發一席之地,更入選世界十二強國手,今年球季尚未開打,就已確定先發輪值一定有他的位置。 廖乙忠今年上半季表現不如預期 截圖自CPBLYV 廖乙忠的主要武器,自然就是大受吹捧的「玉山大曲」,尤其是今年4/22廖乙忠本季初登板,雖沒能拿下勝投,但七局僅失2分的好表現,讓許多棒球專欄作家、體育臺、運動Youtuber都非常「努力」的大吹特捧與分析廖乙忠的「絕世武器」。 至於三個月後的現在……嗯………。廖乙忠上半季繳出的成績單,就是那樣。 諸多作者與影片被打臉的原因也很簡單:不知是什麼原因,廖乙忠的玉山大曲軌跡突然變了,從電視轉播看好像曲球的幅度並沒有減少,但軌跡不再銳利。如果要解釋的話,去年到今年四月,廖乙忠的曲球軌跡是類似「倒NIKE標誌」的鉤狀弧線,但五月以後的廖乙忠的曲球弧線就有點類似 ︵ 的平滑曲線,

ATG戰神賽特

結果是只要高於膝蓋以上,就算非中心打者也能輕易的狙擊廖乙忠的大曲。 當主要武器也能輕易被打者擊中,會有這樣的成績也不足為奇。 最後,我想奉勸圈內的作者們,我知道題材很難找,

現金版體驗金

大家都在搶,但很多時候請多一點耐心,免得自己的臉被打腫跟麵龜一樣,現在止能厚著臉皮裝傻,何必呢! 黃恩賜2020上半季成績:先發12場、71.1局、7勝0敗、WHIP1.14、ERA3.53筆者在去年撰寫「兄弟本土先發王國」即將成形?中,就提到19年球季開始前領隊談本土投手時刻意藏了一張牌:黃恩賜。當時筆者就說黃恩賜是建構中信本土SP的關鍵人物。但同時筆者也講到一個重點:(在撰文當時)中信兄弟這些本土投手都還沒爆炸,但對這些投手來說,「爆炸」是成長必經之路,只有經過這段歷程,才會真正蛻變。 今年上半季最佳本土SP,非黃恩賜莫屬 圖片來源:運動視界圖輯 所以去年當中信兄弟的本土投手陸續爆炸時,一般球迷都不是哀嚎或者詈罵球團時,筆者只是微笑的靜靜看著不發一語。因為筆者知道,只要過了一年,這些開罵跟擔憂的球迷都會改口大力讚美中信兄弟球團的遠見。 也不過兩個月前,有位自認非常厲害的大大作者,還發文大聲斷言聯盟如果再這樣投低打高,黃恩賜絕對無法變成大投手。不知道兩個月後,這位大大作者要怎樣自圓其說? 黃恩賜有多好,不需筆者在這裡浪費筆墨,每個球迷都看的到。但黃恩賜的天花板絕對不只這樣,他還有非常非常非常大的成長空間。值得你我花時間慢慢觀看,並且隨著他的成長而欣喜。 上半季已經結束,下半季又是新的開始。究竟這些本土SP會在下半季投出怎樣的表現,是選秀以外球迷的關注焦點,也讓我們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