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鐵金鋼爆氣被驅逐,談到全面電腦判決!

不論在棒球界或球迷眼中,義大犀牛總教練葉君璋是國內相當受到各界期待的總教練新星。從球員時代的成績表現,到正統的教練體系相關訓練,其資歷的完整是本土教練中相當難得的一見的。  感謝圖片授權來源:【法老的攝影視界】  但自從下半季正式接掌義大兵符以來,葉君璋的表現大多好評居多,在各種場合,大多都能見到他陽光般的笑容,所有戰績壓力全都自己私下默默承擔。但在比賽中這種太過溫和的態度,也正是一直讓部份球迷詬病的。8月15日狀元林哲瑄轟出滿貫全壘打之後,

鉅城娛樂城

連續兩次被只要是Lamigo就「不是故意的」觸身球招呼。葉君璋總教練即便在第二球時臉色也鐵青了起來,但仍然按兵不動沒有任何「表示」,這個事件更讓各方對於葉君璋的過度溫和出現了檢討聲浪。  脾氣這麼好,回國後又一直刻意塑造溫和形象的葉君璋總教練,在9月12日出戰中信兄弟的比賽中竟然一舉就直接被裁判驅逐出場。我們就從這個事件的始末看起,一起探討事件背後的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  【有沒有偏差?】先看這個個案本身問題。當天其實不只義大總教練葉君璋表達不滿,多位球員、甚至中信兄弟吳復連總教練也曾走出休息室表示關心(但是卻沒有被驅逐出場。這點後面會再討論)。所以真的是裁判的好球帶有偏差嗎?為了表示尊重裁判對好壞球判決的絕對權力,

ATG電子

我不表示意見,只提供「方向」,各位讀者也可以自己做衡量。 一般捕手接球位置如果比較偏時,手套位置大多會偷偷往好球帶裏拉,但是這招對於大多數的裁判效果並不大,有時甚至還會有反效果。林益全被「嚇到掉棒」的這一球,其實光看捕手自己接捕時的反應也知道個大概。 下圖是筆者截圖後製作的動畫檔,除了標出好球帶參考格線之外,也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捕手實際接球位置,和之後捕手移動手套的位置差距:  圖片截取自【CPBL TV】  ※必須特別請大家注意的是:因為截圖能力有限,捕手實際接球位置並沒有準確抓到。圖片中可以看得出來,球還在繼續向下掉當中。※標出好球帶格線,僅為「一般公認」好球帶:膝蓋上方到胸部下方位置。不代表每位裁判的固定好球帶,僅供各位閱讀時輔助參考用。  【驅逐出場適當嗎?】將任何球員或教練驅逐出場,和好壞球的判決一樣,也是場上裁判不容置疑的絕對權力。但是葉君璋總教練被驅逐出場的情形相當特別。下方影片中的說明有點混亂,實際的情況是:葉君璋總教練在完全沒有踏出休息室的情形下,主審沒有任何警告表示就立即將他驅逐出場。他是在被主審判定驅逐出場之後,才走出休息室表達不滿的。  不是不行,總教練即便完全沒有走出休息室,裁判也有絕對的權力可以將其驅逐出場。但是這種情形相當少見。一般裁判大多可以容忍球員或教練在休息室裏做各種形式的抗議、發洩,但是走出休息室就是一條「紅線」,可以當做是一個雙方互相尊重包容的不成文緩衝空間。葉君璋總教練完全沒有踏出休息室就被驅逐出場,今年(2015年)5月17日才初登板擔任中職一軍主審的楊崇煇先生,這官威還真不小啊! 今天裁判如果決定用最嚴格的標準來展現這個絕對權力,大家當然也應該尊重。只是我比較好奇的是:當吳復連總教練做出一般認為更為踩紅線的走出休息室來關心時,為何卻相反的可以受到容忍?我非常願意相信:一定有一個合理的原因,

輪盤

只是我個人想不透而已。 ※更新補充:感謝各方好朋友留言指教,可能我說得不夠清楚。特別再加強補充一下。根據媒體後續深入了解後報導:主要是因為葉君璋總教練在休息室中做出「兩個手指指自己眼睛」的動作,楊崇煇先生認為是對他好壞球判決的抗議,因此將葉君璋驅逐出場。當然一定是有某些動作或事情,裁判才會將之驅逐出場。重點是前面說的:一般裁判大多可以容忍球員或教練在休息室裏做各種形式的抗議、發洩,但是走出休息室就是一條「紅線」,可以當做是一個雙方互相尊重包容的不成文緩衝空間。簡單說就是:只要你不踏出休息室,我都可以當做沒看到、沒聽到。但是只要你一踏出休息室,就是公然挑戰皇后的貞操。所以一走出休息室,什麼話都還沒說到就馬上被驅逐出場,都還不算奇怪;待在休息室裏(不管做了什麼、說了什麼)就被驅逐出場,真的比較少見。  感謝圖片授權來源:【Rhinos In My Eyes】  【全面電腦判決可行嗎?】其實走遍世界各地,只要有棒球的地方,對於主審好壞球的爭議從來就沒少過。既然爭議這麼多,全面使用電腦判決會是個好方法嗎?最近世界棒球龍頭老大MLB又開始討論這個話題,ESPN也建置了K-ZONE 3D,技術上幾乎也已經是理論可行了,但是真的適合嗎? NASDAQ-100網球公開賽在2006年首次正式引入鷹眼系統,用於輔助判決辨識界外球。設備光是運作成本,每週就耗費約新臺幣150萬(裝置成本查無資料)。足球英格蘭超級聯賽在2013年通過決議,將鷹眼系統引入,主要用於輔助判決球是否通過球門線(有效進球)。每套設備價值超過新臺幣一千萬。NBA更是早在2003年就開始啟用即時重播系統輔助判決。MLB則是於2013年開始採用即時重播系統輔助判決,是北美四大職業運動中最晚實施的。中職隨後跟進。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裏談論的是包括「好壞球」判定的「全面電腦判決」。目前各類採用相關類似系統的運動比賽,大多也僅止於「輔助判決」,而且其判決的「項目」也相對單純。例如足球用於判斷「是否通過球門線」,網球用於判斷「是否出界」。這些判決項目其實棒球場上也已採用,即所謂的「即時重播系統輔助判決」。而「好、壞球判決」牽涉的標準相對複雜太了了,完全是不同的判決類型。除了好球帶是立體的、會依打者的體型而有所不同……等等實際技術層面的問題之外,更牽扯到棒球運動的根本樂趣。 棒球比賽是目前各種比賽中最有「溫度」的比賽,他包涵了太多「人」的因素在內,有人認為不好,但這都是棒球比賽的「樂趣」之一。例如我們現在討論的裁判喜好問題,甚至某個程度的抗議衝撞,當然不鼓勵,但不諱言這些都是會讓人熱血沸騰的場面,這不是更迷人嗎?其實這也是為什麼MLB會是北美四大運動中,最晚導入即時重播系統輔助判決的原因。 您能想像如果有一天,棒球比賽發展到兩隊輪流派人出來投九宮格機器、打發球機,然後用機器測分比高下,這還有任何樂趣可言嗎?當然這麼說是誇張了點,只是想突顯棒球比賽中如果完全抽離了所有「人」的因素,那麼會有多無趣。  全面電腦判決最大的優點就是提升比賽的公平性。我同意,

信用版推薦

提升比賽的公平性絕對能提高比賽的品質。但是要提升比賽的公平性,絕對不只電腦判決一條路,真正該走的方向其實早就一直被討論著:就是從最根本的提升裁判品質做起!這個問題可以很複雜,

GK娛樂城

但實在越扯越遠了,我們僅用最簡化的方式點幾個方向就好:待遇問題、養成問題……。 中職的裁判水準一直相當為人所詬病,當然也有人給予支持。或許,我盡可能用客觀一點的說法:絕對還有改善的空間。而且,責任絕對也不在每一個裁判本身而已,而是整個聯盟必須有共識、有計畫、有作為的一起努力。 至於「全面電腦判決」,

WM完美真人

在說了那麼多之後,其實我個人看法只有四個字:千萬不要!  ※推薦閱讀: 罵完裁判之後—從日職看臺灣職棒裁判養成制度      ✪ 歡迎加入【驅魔神探筆記簿】★ 最新資訊.深入解析 ✪       ,